高温作业如何预防中暑

文章来源:转载自网络    发布时间:2022-06-20    浏览次数:

高温作业如何预防中暑
           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教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高温作业场所常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等异常气象条件。

        高温天气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气温以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为准。
        高温天气作业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常见的高温作业按其气象条件的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车间等;
2.高温高湿作业,如纺织印染等工厂,深井煤矿井下作业。
3.夏天露天作业,如建筑工地、大型体育竞赛等。
        高温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的影响包括以下方面:
①体温的调节: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
②水盐代谢: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等,如不及时补充,可导致机体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
③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导致血压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随着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④消化系统: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⑤神经内分泌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⑥泌尿系统:由于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如不及时补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的急性热致疾病。中暑的主要致病原因有: 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劳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未热适应,身体虚弱等。
        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以及体温升高、肌肉痉挛、晕厥等临床症状表现,排除其他疾病干扰,可诊断职业性中暑。
        轻度中暑时,作业人员出现①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②呼吸和循环衰竭早期症状,如⼤量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③肛温升高达38.5℃以上等临床症状。
凡出现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之一者均可诊断为重度中暑。
        热射病:人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失衡所致。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而后出现无汗,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甚高。
        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痉挛以四肢肌肉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为多见,腓肠肌为最。痉挛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
        热衰竭: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的增加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增加,不足够的代偿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产生晕厥。一般发病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暂时下降、晕厥等症状。体温稍高或不高。休息片刻即可清醒。
 
        中暑的治疗
轻度中暑:患者迅速离开高温环境,转移至通风良好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重度中暑:热射病:降低体温、维持循环呼吸系统功能,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热痉挛: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热衰竭:转移通风阴凉处,口服含盐饮料,对症处理。
 
        高温作业防暑措施包括:
1.技术措施:
①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
②合理布置热源,尽量将热源布置于车间外面;
③采取隔热措施;
④采取通风降温措施。
2.保健措施:
①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降温品和补充营养:要选用盐汽水、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作为高温饮料,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可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此外,要制订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补充蛋白质和热量,维生素AB1B2C和钙。
②加强个体防护,为高温作业人员配备高温防护服、防护眼镜、面罩、手套、鞋盖、护腿等。对辐射强度较高的高温作业工人,应供给阻燃、
导热系数较大的白色工作服。
③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格检查,排出职业禁忌证。
④组织措施: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高温作业标准。在炎热季节,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加强轮换作业,保证高温作业人员夏季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主办单位:十堰市职业病防治院-十堰职业卫生专业委员会合办  鄂ICP备2000701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30302000250号
地址:十堰市张湾区广东路53号  电话:0719-8222583  邮编:442001  E-mail:104173843@qq.com  技术支持:十堰秋山网络